
江蘇先豐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
已認證
江蘇先豐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已認證
硒是人類和動物必需的微量元素。研究發(fā)現,硒納米顆粒(SeNPs)具有抗炎特性、高生物相容性、低毒性和高生物利用度。越來越多的結果證明,硒納米顆粒在免疫調節(jié)、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治療、癌癥治療、糖尿病緩解和抗菌治療等多個生物醫(yī)學方面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
本期小豐整理了3篇硒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進展,一起看下吧~
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
新型微針技術搭配硒納米顆粒,輕松搞定雄激素性脫發(fā)!
雄激素性脫發(fā)(AGA)是最常見的脫發(fā)類型,其特征是頭發(fā)逐漸變細、脫落,通常從頭頂或前額開始,最終導致頭發(fā)稀疏。微針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經皮給藥方法,能夠直接將藥物、納米顆?;蚣毎饽遗荩‥Vs)遞送至毛囊附近,實現多維度的治療效果。
2025年3月3日,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報道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治療性微針系統(tǒng)(Se-HEVs-AMN),通過整合硒納米顆粒、缺氧誘導的細胞外囊泡和黃芪多糖,實現了一種多維度的治療策略。
在該研究中,超小粒徑的Se納米顆粒被搭載于細胞外囊泡中,然后整合到黃芪多糖水凝膠微針,遞送至真皮層,用于改善毛囊周圍微環(huán)境。所制成的微針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溶解性能,能夠穿透角質層并溶解,以非侵入方式將所搭載的生物納米顆粒輸送到真皮層并發(fā)揮作用。
微針系統(tǒng)中使用的黃芪多糖是一種從中藥黃芪中提取的多糖,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(jié)功能。將其引入微針系統(tǒng),不僅賦予了微針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,還通過調節(jié)巨噬細胞極化,改善了毛囊周圍的炎癥微環(huán)境。
研究人員在小鼠雄激素性脫發(fā)模型中探究了所制備的Se-HEVs-AMN新型復合微針貼片的體內治療效果。結果顯示,利用微針系統(tǒng)將Se納米顆粒無痛高效地遞送至毛囊周圍,Se納米顆粒通過模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,高效清除ROS,保護毛囊干細胞免受氧化損傷,展現出明顯的毛囊修復和毛發(fā)生長效果。
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多維度的生物復合策略,將抗氧化、抗炎、促血管生成和抗雄激素等多種治療機制整合到一個微針系統(tǒng)中。這種綜合治療方法能夠同時針對雄激素性脫發(fā)(AGA)的多個病理因素,包括活性氧(ROS)積累、微血管功能障礙、慢性炎癥和雄激素抑制等,從而實現更全面的治療效果。
文獻名稱:Microneedle-mediated hypoxic extracellular vesicle-encapsulated selenium nanoparticles delivery to treat androgenetic alopecia
ACS Nano
生長抑素和甘露寡糖改性硒納米顆粒雙靶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
炎癥性腸?。↖BD)中的潰瘍性結腸炎(UC),是困擾全球眾多患者的難題。當前臨床藥物雖能緩解癥狀,但不良反應頻發(fā),而生物活性大分子因生物利用度低難以廣泛應用。
2025年4月11日,ACS Nano報道研究人員研發(fā)出了一種生長抑素和甘露寡糖修飾的硒納米粒子(SST/MOS@EUP-SeNP)及其微球(SA/SST/MOS@EUP-SeNP),有望打破這一困境。
研究人員巧妙地構建了SST/MOS@EUP-SeNP,甘露寡糖(MOS)可以與巨噬細胞、樹突狀細胞等表面的甘露糖受體(MR,CD206)結合,而生長抑素(SST)能與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SSTR2、SSTR5等受體相互作用 ,從而實現雙靶向功能??紤]到口服給藥的需求,為避免胃酸的不良影響,研究人員利用海藻酸鈉(SA)和氯化鈣的交聯特性,制備了以SST/MOS@EUP-SeNP為核心的SA/SST/MOS@EUP-SeNP 微球。
H&E染色顯示,治療組結腸損傷明顯減輕,表明SA/SST/MOS@EUP-SeNP能有效緩解DSS誘導的結腸炎,減輕結腸組織損傷程度。結腸炎會導致腸道屏障功能受損,而SA/SST/MOS@EUP-SeNP可增加結腸組織中杯狀細胞和黏蛋白的數量,提高MUC2表達,增強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,有效恢復腸道屏障功能,減輕結腸炎癥狀。
此外,SA/SST/MOS@EUP-SeNP可顯著提高結腸炎小鼠結腸組織的總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水平,降低丙二醛和髓過氧化物酶(MPO)水平,減少DNA損傷,降低細胞凋亡率,促進結腸細胞增殖,同時上調抗氧化硒蛋白的表達。
該項工作為實現有效的炎癥性腸病治療提供新的見解。
文獻名稱:Somatostatin and Mannooligosaccharide Modified Selenium Nanoparticles with Dual-Targeting for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ment
Advanced Materials
生物轉化硒納米顆粒通過激活免疫操縱促進臨床非小細胞肺癌化療
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作為全球癌癥死亡率最高的癌種之一,當前治療手段主要依賴化療,但因療效有限、免疫抑制嚴重而療效不佳。
2025年3月17日,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報道研究人員開發(fā)出可轉化、GMP級的Se納米顆粒(SeNPs),以期通過提升硒水平、調控免疫微環(huán)境,增強NSCLC的化療免疫協同效果。
在該項工作中,研究人員使用香菇多糖(Lentinan, LNT)作為穩(wěn)定劑,制得高穩(wěn)定性SeNPs(LNT-SeNPs),顯著提升了生物相容性和免疫激活能力。在Se缺乏小鼠模型中驗證其免疫增強與抗腫瘤效果,同時開展真實臨床試驗,觀察SeNPs聯合Bev+AP(貝伐珠單抗+阿霉素/順鉑)方案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并降低毒性。
動物實驗中SeNPs聯合順鉑顯著抑瘤,恢復免疫功能(增加CD4+T,促進DC成熟,減少Treg、M2-TAM、MDSC),有效重塑腫瘤免疫微環(huán)境(TIME)。SeNPs在低劑量下可促進NK細胞增殖與激活(Granzyme、IFN-γ等表達上升),調控細胞因子譜(減少IL-10、TGF-β,增加趨化因子);通過轉錄組和蛋白組學揭示mTOR/GPXs信號通路被激活,增強NK細胞殺傷腫瘤的能力。
該項工作創(chuàng)新性地開發(fā)出GMP級可轉化硒納米顆粒,通過激活GPX-mTOR和p38 MAPK/Nrf2通路,顯著增強NK細胞功能和抗腫瘤免疫反應。
在動物模型和臨床試驗中,SeNPs與標準化療聯用顯著提升治療效果(ORR達83.3%,DCR達100%),同時降低毒副反應,展示出良好的治療潛力和臨床轉化前景。
文獻名稱:Translational Selenium Nanoparticles Promotes Clinical Non-small-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via Activating Selenoprotein-driven Immune Manipulation
產品推薦
XFJ195
殼聚糖穩(wěn)定的硒納米顆粒
濃度:1 mg/mL
溶劑:水
直徑:30-100 nm
外觀:橙色分散液
穩(wěn)定劑:殼聚糖
XFJ153
硒納米顆粒
濃度:1mg/mL
溶劑:水
直徑:60-180 nm/40-60 nm
外觀:橙色分散液
穩(wěn)定劑:CTAC
XFJ167
硒納米顆粒(負電)
濃度:0.5 mg/mL
溶劑:水
直徑:40-80 nm
外觀:橙色分散液
穩(wěn)定劑:十二烷基硫酸鈉
電位:-43.6 mV
相關產品
更多
相關文章
更多
技術文章
2025-09-09技術文章
2025-08-26技術文章
2025-08-05技術文章
2025-07-15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
使用微信掃碼撥號